新華社南寧8月31日電(記者黃孝邦)“廣西支書”在場邊指揮調度,“貴州支書”在場內率隊吹奏……8月26日,在融水苗族自治縣一場大型蘆笙比響決賽中,烏英苗寨跨省蘆笙隊在兩位支書帶領下奪得冠軍。隔日,烏英苗寨殺牛舉辦慶功宴,百戶共飲,舉寨歡騰,人們懷揣著新的夢想,將笙歌傳得更遠。
8月28日,烏英苗寨舉辦蘆笙比響奪冠慶典。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
烏英苗寨位于黔桂交界的大苗山深處,地跨兩省區,共有145戶700多人,其中104時租會議戶屬于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,41戶屬于貴州省從江縣翠里瑤族壯族鄉南岑村。兩省區的村民雖戶籍不同,但房屋、土地并無界限。長期以來,兩省區村民團結互助,合居共建,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。
烏英苗寨全景。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
“廣西支書”是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黨總支部書記梁成張,“貴州支書”是貴州省從江縣翠里瑤族壯族鄉南岑村黨總支部副書記潘進田,“一寨兩支書”是烏英苗寨桂黔共融共建共轄模式的具體體現之一。烏英苗寨跨省蘆笙隊每次外出參加大型蘆笙比響比賽,都是兩位支書共同帶隊。
梁成張說:“在全縣蘆笙比響大賽中奪冠,一直是烏英人追尋的夢想,奪冠那一刻,很多烏英人喜極而泣。”
烏英苗寨蘆笙隊隊長會議室出租、廣西籍青年梁秀前介紹,此次比賽全縣有近300支蘆笙隊參賽。三天兩夜九輪不間斷比賽,是有史以來最艱苦的一次挑戰。烏英蘆笙隊表現出一貫的穩健作風:團結一心、共迎挑戰、攜手奮進。
蘆笙是苗族群眾最愛的樂器,是大家的精神寄托。作為中國傳統村落、廣西民族特色村寨、廣西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屯,烏英苗寨歷史悠久,以蘆笙為代表的民族傳統文化豐富多彩,保存完好。
8月28日,烏英苗寨舉辦蘆笙比響奪冠慶典。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
小樹屋近年來,烏英苗寨在結對幫扶的廣東省廉江市支持下,購買了蘆笙柱和蘆笙,建設了蘆笙坪、蘆笙島、民族團結廣場、文化樓等,極大教學改善了村民們開展蘆笙文化活動的條件。此外,村民們還在愛心企業的幫扶下,通過蘆笙文化進校園、蘆笙組裝聯賽等一系列活動,增強民族認同感、傳承民族文化、凝聚民族向心力。
潘進田說,烏英蘆笙的笙曲和技法融合了桂黔兩省區的民族文化,悠揚婉轉,自成一格。今后,他們要將烏英蘆笙在更遠的地方吹響。
烏英苗寨振興蘆笙文化的歷程,是這座跨省(區)苗寨民族團結進步共建、攜手追逐夢想的一個縮影。大家還在基礎設施、黨建、產業、教育、日常生產生活等方面,全方位共融共建。
烏英苗寨教學點“一校跨兩省”,是廣西、貴州兩省區苗族少年成長的樂園。目前,教學點有廣西、貴州籍老師各一名,兩位老師共同承擔孩子們的教學任務。師生們每天在一起上課、勞動、吃午餐等。貴州籍老師潘先鋒還長期承擔婦女夜校的教學任務。
烏英苗寨教學點老師潘時租空間先鋒和學生們互動。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
烏英苗寨至今還保持“一戶建樓百家幫”的百年傳統:無論是誰家建新木樓,全寨家家戶戶都過來幫忙九宮格,不計報酬。
2017年,烏英苗寨還成立了聯合黨支部,有廣西籍黨員9人、貴州籍黨員4人。多年來,這個“跨省黨支部”在烏英苗寨的各項工作中積極發揮引領作用,帶領群眾打贏了脫貧攻堅戰,正穩步走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。
此外,烏英苗寨還成立了跨省區的婦聯、青年協會、關工委等,分工推進烏英苗寨的日常事務。
村民們在建新木樓。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
48歲的梁足英通過夜校圓了兒時的“讀書夢”。經過四年多的努力學習,她完成了從“不會講普通話、不識字”到“烏英苗寨講解員”的蛻變,并當選了烏英苗寨婦聯主席。2022年,梁足英獲評廣西“最美基層婦聯干部”。
每當面對外來的游客和朋友時,她都很自信地介紹:烏英是廣西、貴州、廣東協作共建的一座苗寨,這幾年,我們一起種了很多“民族團結樹”。春天開花,烏英很漂亮。夏天結果,水果種類豐富。歡迎大家來一起欣賞“民族團結之花”,一起分享“民族團結之果”。